hi~~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

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Internet Exploer11及以上版本或选择其它
主流浏览器打开网站

推荐使用浏览器

强监管政策持续加码 信托发行“大瘦身”

《经济参考报》

随着“压通道、控地产”等强监管政策的持续加码,我国信托发行迅速“瘦身”。某信托最新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止,今年我国68家信托公司,共发行20688只15952.9亿元的集合信托产品,相较于去年同期的21250只20102.0亿元的规模,在发行只数上下滑了2.6%,而在融资金额上则锐减了20.6%, 净“缩水”达4149.1亿元。

信托发行滑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房企信托融资渠道的不断降温。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行业房地产信托产品共发行4129只,规模总计4835.4亿元,而去年同期则是4632只,6235.8亿元的规模,在发行只数上下降10.9% ,在融资额度上也大降22.5%。

对于今年以来房地产信托发行只数和发行额度“双降”的现状,该信托研究员喻智认为,在监管层56号文打假“投资类”信托后,以房地产为主要资金投向的融资类信托继续受到抑制。目前最为显著的就是投资永续债形式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大幅下滑。对此,中国信登指出,新成立融资类信托产品规模的下降,体现了行业积极遵行监管要求,持续“压通道、控地产”的监管政策执行力度。

事实上,在监管明确要求压缩融资类信托的情况下,融资类信托规模自2020年3季度以来连续下滑。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季度末,融资类信托规模降至4.13万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5.92%,环比下降7.24%;融资类信托占比降至20.02%,同比降低10.27个百分点,环比降低1.84个百分点。以基础产业为例,截至2021年2季度末,投向基础产业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14万亿元,同比下降25.87%,环比下降7.52%;基础产业信托占比降至13.42%,同比降低2.95个百分点,环比降低1.09个百分点。

不过,从投资类信托看,其是信托公司向主动管理转型的重要领域。2020年2季度以来,投资类信托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季度末,投资类信托规模增至7.64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33%,环比增长8.96%。其中,证券市场成为资金信托投向的重要领域。截至2021年2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80万亿元,同比增长35.39%,环比增长15.17%;证券市场信托占比升至17.52%,同比上升5.8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31个百分点。

对此,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表示,标准化是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能够使金融资源得到更高效合理的配置,进而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非标资产的投资比例做了明确限制。在政策的引导下,预计证券市场信托的规模和占比将持续提升。“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结束,信托业转型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不符合监管要求的通道业务持续压缩,非标投资明显减少,资金投向不断优化,标准化投资快速发展,主动管理能力逐步加强。”翟立宏称。

“对于信托行业来说,标品业务存在较大的市场机会和业务机会,不过会与券商、基金、银行等行业进行直接竞争,必将面对巨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该金融信托研究院认为,为区别于券商和基金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信托公司应在标品业务市场中发挥自身的特点、找出自己的专属领地。信托公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弥补在投研团队、信息化系统建设上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