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

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Internet Exploer11及以上版本或选择其它
主流浏览器打开网站

推荐使用浏览器

信托业服务实体经济总体成效显著

中国信托业协会

有效支持经济增长

信托业作为一类金融行业,充分发挥了金融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促进经济增长。第一,信托业充分发挥信托制度的风险隔离功能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功能,通过对风险和收益的重构,能够提高资产的流动性,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第二,信托业充分发挥动员社会储蓄功能,将分散的社会储蓄聚集起来转化为投资,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要素动力。第三,信托业充分发挥金融中介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技术进步的功能,促进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回顾信托业的历史,其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高度相关。我国现代信托公司成立的使命,即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资金,以引进设备,促进重点项目建设。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托业持续向实体经济的各个领域输送资金,并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各种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2019年以来,信托业多环节并举,多手段并促,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支持国民经济中消费、投资和出口领域的投融资等金融需求,着力促进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有效增长。实证来看,我国信托资产规模增速与GDP增速也显现了同样的变化趋势,进一步验证了信托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高度相关性。

2019年信托业直接投入实体经济(不含房地产业)信托资产余额13.12万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余额60.73%。2019年全年新增信托项目6.58万亿元,2020年上半年新增信托项目2.97万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投向实体经济的各个领域,为支持经济增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助力经济结构升级

信托业坚决贯彻中央经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政策,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为指导要求,不断支持和完善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2019年以来,信托业在支持新兴产业、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国家重要城市集群等方面不断发挥作用,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1.大力支持国家及区域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9年,信托业持续加大对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消费、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绿色环保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例如,华融信托支持亿纬锂能定增、外贸信托支持中持股份并购融资、中铁信托支持绵阳市面板产业建设等。

2.大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项目

2019年,信托业积极支持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助力支持重点在建续建工程和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例如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华润信托为中铁二十局集团提供资金支持8亿元,助力其建设安哥拉卡宾达供水系统工程;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天津信托对天山集团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其打造多产业融合、多业态联动、居游共享、多元文化创新高地;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中航信托向深圳市云引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用于“云计算创新中心”建设,共建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3.积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9年,信托业按照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坚决杜绝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和直接融资,对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持续给予资金支持;对实施产能整合的企业,要通过探索发行优先股、定向开展并购贷款、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例如,百瑞信托通过开展ABN业务助力国家电投集团盘活存量资产,陕国投通过债转股帮助陕煤化集团降杠杆,山西信托设立循环经济系列财产权信托助力淘汰落后及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渤海信托与找钢网合作,帮助钢铁产业的上游企业打造“以销定产”的精细化订单式生产模式等。

促进社会资本形成

信托业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优势,通过不断提升自身资本实力和汇集社会资本的能力,挖掘社会储蓄资源并通过信托金融工具转化为支持经济增长、社会经济结构优化等的社会资本。2019年以来,信托业资本实力稳步提升,新增信托项目6.58万亿元,不断向实体经济输送资金资源。

1.信托业积极挖掘民间资本,促进社会资本形成

信托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两类来源,一是自有资金,二是信托资金。自有资金方面,根据各家信托公司年报披露的数据,2019年信托公司股东共投入157.23亿,信托公司创造净利润536.75亿元,创造超过700亿元空间可用于服务实体经济。信托方面,2019年全行业新增21124个信托项目,合计新增金额达到6.58万亿元,其中投向实体经济的新增金额超过6万亿元。

2.信托业不断优化和完善社会储蓄向社会资本的转化机制

信托业通过大力开展股权投资业务,以及不断提高社会储蓄向社会资本转化的效率,优化和完善社会储蓄向社会资本的转化机制。一是持续开展股权投资业务,为实体经济输送权益资金。在2019年新增的6.58万亿元信托项目中,运用方式为投资的合计达到1.33万亿元,其中股权投资方式共计0.15万亿元;在2020年上半年新增的2.97万亿元信托资金中,运用方式为投资的合计达到0.69万亿元,其中股权投资方式共计0.31万亿元。二是不断提高社会储蓄向社会资本转化的效率。一方面,由于信托计划的资金与资产一一对应,几乎不存在汇集的社会储蓄在信托计划层面的无效沉淀,受托人为最大限度实现和保护受益人利益,高效地运作信托资金的募集和投放;另一方面,信托公司通过不断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动员社会储蓄投向风险相对较高的实体经济领域,不断夯实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的基础。

积极支持培育经济新动能

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信托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自贸试验区建设、改善消费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提升综合化金融服务水平,为培育壮大新动能贡献

信托力量。一是信托业持续为战略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信托业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持续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实体经济培育了更多新动能。二是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积极为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金融服务。例如中信信托与海南自贸区开放发展基金发起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形成不低于500亿元的母子基金群,推进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三大攻坚战事关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败、事关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19年以来,信托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方面也开展了持续性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是前瞻性预判政策与市场走向,主动压降通道性业务、融资业务、地产业务规模,助力打赢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例如,压降通道业务方面,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末,单一资金信托规模为7.37万亿元,占比34.63%,较2019年4季度末降低了2.47个百分点;事务管理类信托余额为9.58万亿元,占比45.02%,较2019年4季度末降低4.28个百分点。再如房地产业务方面,2020年第二季度末,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总额为2.50万亿元,较2019年末下降0.20万亿元;从房地产信托占比来看,2020年第二季度末,房地产信托占比为14.16%,较2019年末继续下降0.91个百分点。二是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助力“精准脱贫”。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2016年至2018年,全行业参与扶贫的信托公司达61家,共成立扶贫项目453个,扶贫措施主要为设立慈善信托、直接捐赠、派驻挂职干部以及其他方式等。除此之外,2019年以来,信托业牢固树立高质量脱贫共建理念,在推进定点帮扶、产业帮扶工作中,结合贫困地区发展基础和产业特点,更加注重扶贫羡慕的造血功能和帮扶工作的长效机制,帮助贫困群众稳固脱贫。三是助力“污染防治”。2019年以来,信托业组织各项绿色产业学习培训等,深入开展绿色信托业务研究,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交流,持续创新绿色信托产品和服务。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2019年末,绿色信托存续项目数量达到832个,存续资产管理规模超过3000亿元,为历史最高。同时,信托业不断深入绿色产业和细分领域,支持绿色产业机构优化,助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