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
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Internet Exploer11及以上版本或选择其它
主流浏览器打开网站
推荐使用浏览器

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Internet Exploer11及以上版本或选择其它
主流浏览器打开网站
推荐使用浏览器
当前,高校大学生因金融知识储备有限,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导致遭遇电信诈骗的案件屡见不鲜。该群体已经成为电信诈骗的主要受害群体之一,有的案件还会造成严重后果,极大地危害着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大学生应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多问多想,擦亮眼睛,防止陷入电信诈骗圈套。
套路一:售卖考试答案诈骗
犯罪分子声称能够提供各类考试答案,目的就是诈骗急于求成的考生。考生联系犯罪分子时,犯罪分子会要求考生先支付金额不高的预付款到指定账户,支付第一笔后再找理由要求支付第二笔,以此类推。待考生发现被骗后,由于理由不正当,一般不敢选择报警。
套路二:冒充老师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大学老师与大学生见面较少、线上沟通居多、互相之间不够熟悉等特点,冒充大学老师通过微信或QQ找各种理由向学生借钱。学生被骗后一般不好意思向老师调查澄清。
套路三:低价代购诈骗
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营造正规代购的形象,假冒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等为幌子,诱导买家付款。付款后再以商品被海关扣留等理由要求缴纳税费等款项,欺骗成功后将买家拉入黑名单,失去联系。
套路四:求职诈骗
犯罪分子以高薪或兼职刷单等做幌子,假冒招聘专业人士,诱骗大学生先缴纳培训费、保证金、佣金、手续费等实施诈骗。
套路五:购物平台退款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电商购物平台客服人员,谎称系统升级或商品缺货等原因导致无法发货需要退款,诱骗大学生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套路六:交友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婚恋或交友APP与大学生进行网恋,以恋爱的名义获取信任,待关系稳定后,犯罪分子以带人赚钱、亲戚生病、朋友要债等自导自演的形式进行诈骗。
中信信托提示您谨记“四不一要”原则:
不轻信。对于借款、退费、求职、交友等信息,要多思、多想、多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对一切在电话、短信、微信中索要个人信息及要求资金转账的行为一律不要轻信。
不泄密。对索要个人信息、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的电话要谨慎对待,一律拒绝提供敏感信息,尤其是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和密码等重要信息。
不链接。选择官方渠道办理业务,如收到不明人员发来的好友申请、付款链接、网址链接,一律不点击。
不汇款。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一律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要及时报案。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详细信息,配合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