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

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Internet Exploer11及以上版本或选择其它
主流浏览器打开网站

推荐使用浏览器

金融知识宣传|风险提示系列二 如何防范养老金融诈骗

市场管理部

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养老金融诈骗频频发生,其骗术套路多多、环环相扣,让老年人防不胜防。老年人一旦掉入此类陷阱,就可能会被骗光存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变得老无所依,所以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正值2022年9月金融联合教育宣传活动开展期间,我们一起来学习和了解防范养老金融诈骗知识。

养老金融诈骗常见套路
2022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6件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揭示了养老诈骗的常见手段。
1.投资养老产业
通过发放免费礼品,吸引老年人参加活动,向老年人宣讲老龄健康、老龄金融、老龄文化等养老产业的前景,组织老年人参观、试住根本不具备养老条件的养老社区,与老年人签订各类投资、服务合同来进行诈骗。
2.预定养老公寓
通过向老年人发放“投资养老”传单、开展讲座、人员推销等方式,推广养老公寓项目,宣传提前预定养老公寓或床位可以享受高投资回报,同时还能在后期入住的时候享受优惠的价格,吸引老年人缴纳预定金。
3.虚假亲情关怀
通过免费分发鸡蛋、洗衣液等方式,配合虚假宣传,获取老年人关注并拉近关系,帮助容易受骗的老年人打扫卫生、照顾老伴、陪同聊天,甚至以认“干亲”等方式骗取老年人信任,组织老年人参加虚假“拍卖会”,购买所谓的“高价收藏品”。
4.提供老年人诊疗服务
通过设计话术、反复电话联系、安排上门接送等,不法分子将筛选出来的目标老年人骗至诊所,对老年人进行虚假问诊,将普通药材谎称为名贵药材,高价卖给老年人。
5.代办“养老抚恤金”
通过冒充国家扶贫办、药监局、民政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给老年人打电话,以帮助办理“养老抚恤金”“慢性病补贴”“扶贫款”等虚假名目,收取材料费、保证金、异地转让金等费用,骗取老年人钱财。
6.销售虚假收藏品
通过电话邀约、发放传单、赠送小礼品等方式,引诱缺乏收藏品专业知识的老年人购买虚假收藏品,谎称“藏品”具有数倍至数十倍的升值空间以及保证兜底回购,引诱老年人购买虚假收藏品。

防骗小贴士
1.查看
查看宣传内容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
2.识别
观察投资或者购买的产品是否主要面向老年人特定群体。
3.思考
思考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投资项目,收益是否符合市场规律。
4.警惕
面对投资项目不轻信、高息诱惑不盲信、熟人承诺不听信。
5.应对
遇到诈骗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