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

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Internet Exploer11及以上版本或选择其它
主流浏览器打开网站

推荐使用浏览器

5•15宣传日 | 风险提示 远离“代理维权”不法中介侵害

销售管理部

近年来,以“减免债务”“代理退保”为代表的涉金融领域“代理维权”乱象蔓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扰乱了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代理维权不法中介是指未经合法注册的组织或个人,以代理维权为名,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欺骗等手段,向消费者收取高额费用,采取恶意投诉、伪造证据等非法手段进行维权。

常见手段

1.虚假宣传:在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推广,传播夸张不实的信息,声称可以“优化债务”“修复征信”“全额退保”,诱导消费者支付高额费用。

2.诱导和欺骗:虚构成功案例,承诺“维权不成功不收费”,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

3.恶意投诉:教唆消费者或者以消费者名义发起大量不实投诉举报,提供夸大或虚假的证据,如编造误导销售、暴力催收等情节,虚假报警谎称身份证丢失被冒名开卡或信用卡被盗刷等。

可能风险

1.财产损失风险:不法中介通过与消费者签署所谓的代理维权协议,收取高额维权费用,还可能侵占维权退还资金,甚至有消费者被套取贷款、信用卡资金,面临资金损失。

2.信息泄露风险:
不法中介在代理维权过程中,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个人征信报告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不法中介用于网络贷款、洗钱诈骗等违法活动,严重威胁消费者的信息安全。

3.法律责任风险:不法中介教唆消费者采用不当手段进行维权,有的为证明金融从业人员“销售误导”,甚至教唆消费者伪造录音、篡改聊天记录,这些行为不仅违背诚信底线,还可能使消费者面临法律追责。

4.个人征信影响:如果消费者听信不法中介的教唆,停止还款还贷,将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影响个人征信。

防范措施

1.增强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维权意识,不轻易相信不法中介的虚假宣传,对“快速解决”“维权不成功不收费”等承诺保持警惕。

2.选择正规渠道:通过金融机构的官方客服反映纠纷问题,也可以向金融监管部门、行业调解组织、人民法院等机构提出诉求。

3.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向不明机构或个人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密码等重要物品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