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
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Internet Exploer11及以上版本或选择其它
主流浏览器打开网站
推荐使用浏览器
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Internet Exploer11及以上版本或选择其它
主流浏览器打开网站
推荐使用浏览器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盯上了老年群体的养老钱,他们打着“养老服务”的幌子,用温情话术、虚假承诺编织陷阱,让不少老人辛苦攒下的积蓄打了水漂。
案例
2024年6月的一天,退休职工李阿姨在公园散步时,被一家名为“安康养老”机构的宣传人员拦住。宣传人员声称公司推出一款老年公寓投资项目,公寓地处郊区风景优美之地,投资即可享受高额返利,年利率高达12%-18%,并且承诺两年后可返还本金,还能优先入住该老年公寓,享受优质养老服务。在宣传人员的诱导下,李阿姨心动了,回家后说服老伴,拿出多年积蓄共计30万元参与投资,签订了一份《养老服务协议》。
起初,“安康养老”确实每月按时给李阿姨返利,李阿姨逢人便夸这个项目好。然而,好景不长,仅仅过了4个月,“安康养老”突然停止返利,李阿姨多次拨打机构电话,发现电话无人接听。实地走访发现该机构办公地点早已人去楼空,30万元血汗钱也石沉大海,李阿姨和老伴整日愁眉不展,不知如何是好。
案例分析
该“安康养老”机构以老年公寓投资项目为幌子,打着提供养老服务的旗号,用12%-18%的高额年利率吸引老人投资。这种超高回报率明显不符合正规金融机构的投资产品收益率,属于典型的虚假宣传和非法集资手段。
防范措施
1.选择养老机构时,要实地考察其资质、信誉、服务质量等,对于涉及资金投资的养老项目,务必查询相关企业是否在民政部门备案,是否有正规的金融牌照。
2.在签订任何养老相关合同协议前,要逐字逐句仔细审阅,确保合同内容清晰、权利义务明确,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律师,避免因合同漏洞陷入被动。
3.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收益的投资项目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避免掉进非法金融活动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