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

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Internet Exploer11及以上版本或选择其它
主流浏览器打开网站

推荐使用浏览器

防非宣传月 | 以案说险三 警惕“黄金投资”类非法集资

销售管理部

在对冲货币贬值、抵御通胀和避险情绪的共同作用下,全球黄金市场持续火热,也给不法分子以“黄金投资”为幌子实施非法集资提供了机会。

案例
2025年5月,浙江“永坤黄金”因资金链断裂,致使超1.2万名投资者高达20亿元的本金及收益无法兑付。这是一起以“黄金理财”为幌子的金融诈骗案,被称为“年度最大黄金杀猪盘”。
浙江永坤控股自2014年成立后,推行“黄金托管”业务。线上依托“永坤商城”平台,以“预定金条”为噱头,向投资者承诺“金价上涨赚差价、下跌原价退款”;线下门店以实物黄金托管为由,与客户签订年化收益5%-9%的回购合同。为骗取投资者信任,公司宣称与工商银行、上海黄金交易所达成战略合作,出具虚假保单,实际承保资产不足2亿元,且保单仅覆盖火灾等物理损失,与经营风险无关。
5月20日,投资者发现提现申请无法到账,客服以“系统维护”为由敷衍搪塞。随后,实控人失联,各地门店关闭,这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彻底崩盘。

案件分析
永坤黄金仅有珠宝零售资质,却违规开展黄金资产管理业务;采用“一金多卖”手段扩大资金池,用新投资者资金支付老投资者收益;设置29%的拉新返佣,诱使投资者发展下线,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其行为已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及集资诈骗罪。

诈骗手法剖析
1.行业光环陷阱:利用近几年黄金价格不断走高、黄金抗通胀的公众认知实施包装。
2.复杂产品障眼:设计”黄金托管+回购+理财”的复合型产品,设置复杂的投资模式和收益计算规则,模糊混淆非法集资本质。
3.伪造资质背景:未经金融监管部门审批,未获相关业务资质,违规开展业务。
4.诈骗手段翻新:在社区开设实体店获取老年人信任,开发APP实现线上签约掩盖资金流向,制造”限额抢购””内部名额”等虚假紧迫感进行饥饿营销。

风险提示
在黄金价格持续走高的背景下,代购黄金饰品、投资性购金等行为逐渐增多。任何脱离实物的“黄金理财”、超出常理的收益承诺、层级返利模式,均是非法集资的典型信号。不论是投资还是消费,购买投资性金条还是黄金饰品,金融消费者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守住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