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

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Internet Exploer11及以上版本或选择其它
主流浏览器打开网站

推荐使用浏览器

以案说险系列二: 理性消费“不乱贷”

市场管理部

案例: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某高校学生李某,由于女朋友在外地,为了维系感情,经常给对方买礼物。靠在校园内推销一些日用品或到校外兼职增加收入,但他仍然觉得手头拮据。当看到宿舍同学在使用网贷,他也抱着“借点小钱过渡一下”的心态,开始从网贷平台借钱。从360金融贷,到分期乐,再到粒粒贷,借钱的平台越来越多,买的东西也越来越贵。高档口红、新款手机、笔记本电脑……大半年之后,他的网贷债务一度达到了12万元。由于家庭条件一般,最后只能选择退学。

案例分析:
上述案例是年轻消费者因不合理消费而陷入不良网贷的典型案例。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但是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陷入过度负债的陷阱,造成了不良影响,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后果。

中信信托提示您:
一是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年轻消费者应该理性认识自己的消费能力,根据自身经济条件理性消费,合理安排生活支出,避免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和盲目消费。
二是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增强对各种不良网贷陷阱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轻信不良网贷宣传中的“免费”“优惠”“打折”等内容,如需贷款可多与长辈沟通。
三是学会消费记账,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每笔消费都心中有数,例如信用卡刷卡消费时保留刷卡凭证,通过记账的方式记录每笔消费,可以更好地掌握个人的收支情况。

案例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ID:xhmrdx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