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
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Internet Exploer11及以上版本或选择其它
主流浏览器打开网站
推荐使用浏览器

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Internet Exploer11及以上版本或选择其它
主流浏览器打开网站
推荐使用浏览器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频发,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刑事犯罪。在国家严厉打击、全社会普及反诈知识的情况下,诈骗手段依然不断更新,仍然可能对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失。
正值2022年9月金融联合教育宣传活动开展期间,我们一起来学习和了解反诈知识,共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网络诈骗常见套路
2022年5月,公安部公布五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分别是刷单返利诈骗、虚假投资理财诈骗、虚假网络贷款诈骗、冒充客服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五类诈骗发案占比接近80%。
1.刷单返利诈骗
通过网站、短信、微信群等发送邀请刷单返利信息,利用开始几单的返还本金及佣金建立信任,最后派发大额刷单或多次刷单任务,以“系统故障”或者“任务未完成”等理由,不返还本金和佣金。
2.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通过好友介绍、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方式宣传高收益虚假理财,同为诈骗人员的“托儿”讲授投资成功案例,对受害人开始的小投入进行高回报,诱导受害者在虚假APP上或虚假网站转入大额资金,最终无法取出本金和收益。
3.虚假网络贷款诈骗
大范围散播虚假网络贷款广告,用无抵押、低利息、放款快特点诱导被骗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贷款网站,诱导受害者缴纳担保费、验资费、手续费、保证金等各项费用后将受害者拉黑。
4.冒充客服诈骗
冒充电商平台或者物流快递公司客服,谎称受害人网购商品出现问题,以退款、理赔、退税为由,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对受害人实施诈骗。
5.冒充公检法诈骗
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给被害人致电,以涉嫌银行卡洗钱、邮寄违禁物品等理由恐吓受害人,要求受害人自我隔离,以帮助被害人洗脱罪名为由,要求将名下账户所有钱款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防诈小贴士
1.刷单行为本身违法,一切需要先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
2.不下载、点击未知来源的App、网址链接,不相信“无风险高收益”投资产品。
3.声称“无抵押、无资质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网贷平台都有极大风险。
4.网上购物遇到自称客服说要退款,索要银行卡号和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5.自称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求把钱款转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