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
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Internet Exploer11及以上版本或选择其它
主流浏览器打开网站
推荐使用浏览器

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Internet Exploer11及以上版本或选择其它
主流浏览器打开网站
推荐使用浏览器
随着征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个人信用报告已经成为居民的“经济身份证”,良好的信用记录为人们的经济生活提供便捷,而不良征信则可能让人寸步难行。
近些年,社会上出现一些机构或个人打着“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的幌子,声称能够修改、删除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不良记录,以此混淆视听、误导公众,从而谋取不当利益。事实上,征信领域并不存在所谓的“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概念。个人征信可以修复的说法属于虚假宣传,实质是利用了公众急于删除不良信用记录的迫切心理。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等信息提供者,都有如实报送信用信息的义务,任何机构和个人无权随意更改、删除信用报告上展示无误的信用信息。
“征信修复”骗局常见手法
1.卷款跑路。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征信代理、咨询”等名义发布虚假广告,广泛招揽生意,在收取高额的服务费、手续费后失联跑路。
2.倒卖信息。要求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电话号码、住址、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通过倒卖个人信息牟利。
3.加盟代理。以征信市场需求旺盛,有很大发展空间为由,诱导用代理、加盟方式开办征信相关业务,实则骗取代理、加盟费。
4.培训考证。以培养征信修复专业人员为由,开办各种“征信修复”培训班,声称讲授征信修复理论技巧或提供“征信修复师、征信管理师”培训、考试、资质认证服务,实则骗取培训费、考试费并套取个人信息。
维护良好个人征信
1.树立理性消费观念,量入为出,借贷适度,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借贷产品,合理规划使用信用卡、小额贷款等消费信贷服务,不要过度依赖借贷消费,按时还款,不留征信污点。
2.关注自己的征信记录,如果发现征信内容存在错误,及时向放贷机构提出异议,申请修改错误数据。
3.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为期5年;超过5年的,将予以删除。如果发生了逾期等信用问题,应当及时清偿,并确保不再发生新的逾期,不良征信记录会在5年后自动删除。
4.远离“套路贷”“砍头息”等不良网络贷款,警惕隐形高利贷带来的巨大还款压力和沉重经济负担。
5.切勿把身份证件、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重要资料、信息泄露给他人,防止个人身份被不法分子冒用,切勿相信“征信修复、洗白”等虚假骗局。